det365在线平台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举办学术年会博士生论坛

2023-12-25  det365在线平台

  20231215日晚,文艺学研究所举办学术年会博士生论坛。博士生次仁拉姆、李明辉、张毅分别作学术报告,张进教授、郭茂全教授、王垚老师和姚富瑞老师担任评议人,文学院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

  次仁拉姆作了题为《白龙江上游民间苯教祭司莱坞研究》的学术报告,该报告采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考察莱坞的称谓来源、传承方式及内容、宗教实践和发展现状。莱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苯教的祭祀者,是民间苯教信仰的载体,是活态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次仁拉姆的第二个报告聚焦琼鸟形象的演变,关注丝路各民族交融共生的鸟崇拜现象,探讨琼鸟与金翅鸟和大鹏鸟的关系。该报告立足于丰富的物质和文本材料,梳理了琼鸟形象的演变历史,辨析琼鸟与蛇的关系次仁拉姆认为琼鸟形象既是藏族苯教系统化的产物,也是藏民族文明与周边其他优秀文明互相交流的结果,琼鸟形象的演变体现了藏民族鸟崇拜演进的轨迹以及藏族苯教系统化和佛教本土化的历史痕迹。郭茂全肯定了次仁拉姆的学术敏感性,建议细化莱坞发展现状的研究向度,明确访谈和论文主体框架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地梳理琼鸟演变历史并突出观点的创新性。王垚和姚富瑞建议在现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加强学理性分析。

  李明辉的报告以“感性交往与审美共通——一个现象学-阐释学视角”为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感性交往的可能性:在世之中及其聚合的思想,基于胡塞尔、海德格尔、阿佩尔和哈贝马斯的理论,尝试解决人与世界的二分难题,阐明交往的可能性;二是无中介的具身交往:耦合与嵌合,通过梳理梅洛庞蒂、施密茨的现象学思想,论述以身体为中心的无中介交往;三是感性交往向物质性的汇聚:事物间性,结合唐·伊德的新现象学思想,强调感性交往活动中的物质要素。李明辉认为,美学问题在20世纪变成了交往问题,联通着现象学,如何达成美学理解与审美互通几乎等值。现象学-阐释学中的交往理论主张多模态共轭,为研究审美互通问题提供理论支撑。郭茂全充分认可报告的理论延展度,建议以基本问题梳理、组织理论材料,进一步明确使用的理论范围。王垚建议论文呈现更加清晰,突出个人观点。姚富瑞强调问题意识,建议深入思考论文的问题设置。

  张毅以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玩偶为个案,讨论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生产机制。该报告从“马踏飞燕”玩偶的创意设计机制、创意审美机制以及设计审美上的缺憾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马踏飞燕”玩偶的创意生产机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陌生化”“转译增殖的创意设计机制感兴”“修辞 格义 的创意审美机制。虽然“马踏飞燕”玩偶在多模态设计和多感官审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它们作为一种精神 石油体现了丝路审美文化“熔铸生成“融通生产的特点,破解了文化创意的“黑箱状态,对于跨越狄尔泰鸿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郭茂全称赞了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建议张毅思考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张力,关联生产、流通、消费等多重维度,系统审视创意生产机制。王垚认为以具体事物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时,需要紧贴对象选择相关的理论视野。姚富瑞建议在论文写作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对象与理论的融合并且有效地追溯观点论断背后的理论之根

  张进作了总结,他肯定了三位博士生积极参加学术年会博士生论坛的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建议同学们吸收消化老师们的意见,继续完善论文

  学术年会博士生论坛是我院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加强师生间的学术交流,提升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对我院培养高质量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图 张清晨)

 

 

最新更新